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揭牌成立合成生物学研究所
大公网12月4日讯(记者黄仰鹏)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2日揭牌成立了合成生物学研究所,下设三大研究中心,将採用工程化的研究理念,对生物体的遗传物质进行设计、改造乃至实现全新合成。成立仪式上,该所同时宣布启动「国际基因组编写计划·中国(GP-WriteChina)」。
据介绍,新成立的中科院深圳先进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聚集了一批平均年龄36岁、多学科融合的前沿创新团队,目前已经在生物功能分子合成进化、基因线路设计原理、酵母染色体合成、人工改造细菌治疗肿瘤、人工改造噬菌体治疗超级耐药菌感染等前沿项目上取得了科研进展。
该研究所下设定量合成生物学、合成生物化学以及合成基因组学三个研究中心,专注于人造生命元件、基因线路、生物器件、多细胞体系等领域的研究,探索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其中,合成基因组学研究中心联合国内合成生物学力量,协力推动「国际基因组编写计划」在中国的落地,开展包括酵母以及其他生物染色体的设计与合成研究,使中国从合成生物学国际合作研究的跟随者逐步转变为主导者。此外,还将开展面向市场的、以产业化为导向的技术转化。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新成立的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宣布启动「国际基因组编写计划·中国(GP-WriteChina)
先进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刘陈立透露,该所拥有3个中美院士实验室、12个海归PI实验室,将牵头一批国际合成生物学重要项目,其中就包括人类基因组编写计划。这个计划的目标是合成一条完整的人类基因组,把合成大型基因组的成本降低为现在的千分之一。
合成生物学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兴交叉学科,被认为是继「DNA双螺旋发现」和「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之后的又一次生物技术革命。2017年3月,我国科学家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成功用化学方法合成了酵母的四条染色体,对农业、生物医药、环境环保和能源等多个领域产生深远影响。